短期:硅料涨价继续压制产业链需求,
光伏发电 产业链短期景气度:上游硅料持续涨价侵蚀产业链利润,全产业链需求受到压制。
据媒体报道,截至6月3日,多晶硅一级料最近一周涨幅达9.22%,目前价格区间在108000-120000元/吨。且硅料厂家装置检修偏多,6月份大约3家装置检修或降负荷开工,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加剧。
从最新报道来看, 光伏发电 产业链最上游硅料价格还在上涨,并且短期还没有看到供需拐点,也就是价格还将维持高位甚至进一步上涨。而硅料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传导至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进而影响下游装机需求,对全产业链需求造成压制。
事实上,受硅料行业供需紧张的影响,今年年初以来硅料价格加速上涨,涨幅高达127%,下游产业链博弈加剧:
1)硅片作为超额收益最多的环节,在硅料涨价背景下也持续提价,年初至今提价53%;
2)电池片作为议价能力最弱的环节,涨价频率较小,利润率一度被挤压为0;
3)组件作为最下游产品,受到上游涨价影响价格持续攀升,从低位起涨幅30%左右,目前已经接近极限,目前下游装机需求已经减弱,因此组件开工率有所下滑;
4)光伏玻璃作为组件的重要辅料,受组件开工率下滑影响价格一度腰斩,并且光伏玻璃产能下半年释放,价格或难回高位。
总结来说,光伏产业链目前面临一个矛盾:一方面,最上游硅料供给极度紧缺,导致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硅料涨价传导至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导致终端装机需求放缓,从而导致全产业链景气度降低,所以光伏板块年后表现相对低迷。
针对此状况,国家政策也对光伏当前加剧的博弈做出了回应:
5月11日,在《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了今年风电光伏的保障性装机为90GW,按照光伏占比50%来计算,将有45GW光伏装机,相对于2020年国内新增装机48.2GW几乎没有增长。
同时,6月1日,光伏行业协会表示,2021年光伏并网时限或从一年延长为两年,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今年的装机压力。
我们认为,上述动作表明政策有意延缓装机需求,目的是等待上游硅料的产能供给释放,平衡全产业链的价格和盈利情况,重回正轨。换句话说,光伏全产业链景气度何时回暖,需求等待硅料产能释放、价格调整。
光伏产业链中长期景气度:
光伏发电 技术转型在推进之中,光伏发电的竞争力在持续加强。
电池片分为P型和N型,当前主流用的还是P型电池(PERC),2020年占比为86%,N型相较于P型转换效率更高,因此N型是未来趋势。
N型目前主要是以TOPCon和HJT为主,TOPCon属于PERC电池的延伸,可以看成是短期内的过渡技术,而后者是中长期趋势的发展方向。
当前PERC电池效率 接近极限,各大厂商抓紧技术转型,中长期来说,以HJT为首的N型电池是主流应用的方向。
由于P型电池近几年的转换效率接近24.5%的天花板,而N型电池效率,以HJT为例,其理论转换效率可达到26%以上,所以产业在向N型电池转型。
N型里面,根据6月2日隆基股份经过验证后的实验数据,HJT和TOPCon的转换效率为25.21%和25.26%,非常接近,但由于两者都暂时无法实现量产,所以短期内无法分出胜负。
目前成本是限制HJT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其生产成本目前相比于PERC电池仍高出0.21元/W。但中 长期来说,由于HJT的理论转换效率更高,同时工序更少,未来成本下降空间更大等优势,所以未来其有望成为主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