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光伏太阳能板天窗 防水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U玻璃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1.1 分布式光伏成为新增光伏装机主力,BIPV 极具增长潜质
光伏发电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趋势明显,分布式光伏成为新增光伏装机主力。光伏电站 是光伏产业链终端应用市场,根据电站的装机规模、和用户的距离、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等 不同可以分为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集中式电站是在荒漠地区构建大型光伏电站,充分 利用荒漠地区丰富和相对稳定的太阳能资源,接入高压输电系统供给远距离负荷。分布式发 电站主要基于分散建筑物表面,就近解决用户的用电问题,通过并网实现供电差额的补偿与 外送。与集中式发电站相比,分布式具有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盈利能力强、与用 户联系紧密、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势。2013 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截至 2021 年底,光伏发电并网累计装机容量突破 3 亿千瓦大关,达到 3.06 亿千瓦,连续 7 年稳居全球首位。从结构来看,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占总光伏装机的比例从 2015 年的 14%提升至 2021 年 35.1%。从每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来看,2021 年分布式光伏新增 29GW,同比增速 87%,增速已经远超集中式光伏,约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 55%,市 场份额持续增加,光伏发电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趋势明显。
分布式电站中 BIPV 在外观、寿命、受力、防水和施工方面优于 BAPV,增长潜质巨大。分布式电站又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光伏组件与建筑结合(BAPV)、光伏组件与建筑集成 (BIPV)、非建筑场景,其中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电站(BAPV&BIPV)约占分布式光伏电站 装机量的 50%。BAPV(普通型光伏构件)主要指在建筑上安装的光伏构件不作为建筑的外 围护结构,只起发电功能的建筑部件,在既有建筑上应用较多。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主 要指在建筑上安装的光伏构件不仅是发电的部件,而且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与建筑同步 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截止 2021 年 BAPV 仍为主流光伏建筑类型,与 BAPV 相比,BIPV 直接将设备作为墙体或屋顶,外观整体性更 强,使用寿命长,而且 BIPV 不需要其他固定结构的特性使其安全性更高,防水性能更好, 施工难度显著低于 BAPV。此外,BAPV 往往是需要一次性投入多年回报的项目,业主重视 收益率与安全,一旦发生重大损失,会出现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而 BIPV 可以规 避这一问题。BIPV 作为未来光伏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很好地解决 BAPV 系统存在的 一些痛点。
1.2 BIPV 应用方向多样,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BIPV 新的应用方向不断涌现,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的需求。(1)按应用场景划分, BIPV 包括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采光顶、预制光伏墙和光伏遮阳板,屋顶资源是当下 BIPV 领域抢占的重点,尤其是结合整县推进的政策,屋顶 BIPV 产品发展愈发快速。(2)从 技术路线来看,晶硅电池产业链完整,生产设备已实现国产化、产品技术自主先进、生产成 本低,目前在光电建筑上占据 95%的市场份额,薄膜电池虽然在转化效率等方面不及晶硅电 池,但其结构简单、透光性可调节、弱光性好、温度系数低等特点使得其比晶硅更适合应用 在 BIPV 上,尤其是在建筑立面上优势更加明显。(3)从产品表现形式来看,“建材型”BIPV 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形式,定制化程度高、强度要求、成本高;“构件型”BIPV 偏向标准化产 品,但应用场景也受限,目前主要应用在工商业厂房屋顶、防雨车棚等大面积屋顶、大型建 筑外侧幕墙。综合考虑,未来 BIPV 产品的发展方向将是既能做标准化的产品,也能做定制 化的产品,从而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场景的需求。
1.3 产业链中游格局未定,吸引光伏、建筑行业玩家纷纷入局
BIPV 产业链的参与者包含上游光伏组件生产商,以隆基股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为 代表,产品包括硅片、背板和墙体等;中游 BIPV 系统集成商,以江河集团、森特股份、东 南网架为代表,主要产品包括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太阳能电池和其它储能设备等;下游客 户主要为建筑业,涵盖工厂、房地产和部分减排的国家级建筑。
上游竞争激烈,产业各环节集中度提升,龙头隆基股份有望继续引领行业发展。BIPV 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光伏电池等光伏组件,可以细分为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路线,以及硅料、 硅片、电池、组件等生产环节。目前光伏产业链整体受政策推动,光伏组件产量持续增长, 2021 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为 182GW,同比增长 46.1%,2020 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为 124.6GW,同比增长 26.4%。BIPV 的电池组件技术相对成熟,行业竞争激烈,少数龙头在 供应链环节中拥有较高市场份额和较强定价权,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特斯拉 Solar Roof 也在 2020 年进入中国市场。从产品形式和市场定位来看,各家有所区别,隆基走光伏建材路线, 中信博等则类似光伏支架,隆基主要针对面积较大工商业项目,定价相对较低,特斯拉则可 针对家用用户,装机可能在 10~20kW,定位和售价较高端。当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集中度 提升,隆基股份作为硅片和组件龙头,市场份额较高,未来有望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中游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强。中游 BIPV 系统集成商,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壁垒、进 入门槛和盈利水平,主要包括光伏企业和建筑企业,前者布局上游+中游,既可销售定制 BIPV 产品,也可以负责 BIPV 产品集成安装,后者为建筑围护、钢结构、幕墙等建筑细分领域龙 头企业。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仅靠光伏屋顶发电难以满足建筑物自身用电需求,若要实现建 筑物供电自给自足,未来 BIPV 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大,从屋顶扩大至建筑立面,如建筑物 幕墙、维护等。
下游工商业用户更有动力投资 BIPV,厂房及建筑物装机量占比最高。下游光伏投资商 包括政府、居民、工商业用户等,投资动力主要来自绿色低碳需求。从用电价格角度来看, 在不同的余电上网比例下,根据我们测算,工商业屋顶 BIPV 较户用屋顶 BIPV 投资回收期 短 1~3 年,且内部回报率更高,所以电价高的工商业用户更有动力投资建设 BIPV 项目(具 体测算见后文)。从需求端来看,下游 BIPV 需求端主要包括住宅房屋、厂房及建筑物、商业 及服务用房等,而装机量占比的变化则代表需求端低能耗化的紧急程度不一致。厂房及建筑 物装机量占比始终最高,其用电特点与 BIPV 契合程度高,而未来低碳背景下的新建住宅将 成为第二大装机场景。
2.1 BIPV 将在推进“双碳”目标过程中持续增长
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比超全国总量的一半,建筑行业减碳是 “双碳”工作中的关 键。建筑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一直存在资源消耗大、污染排 放高、建造方式粗放等问题。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较高,碳排放占比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 建筑业的低碳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我国建筑总规模位居全球首位,现有城 镇总建筑存量约为 650 亿平方米,预计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 20 亿平方米,碳排放呈现上涨 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在不断攀升。据统计,2019 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 22.33 亿吨标准煤当量(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 45.8%;2019 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 49.97 亿 tce,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 50.6%。 因此,建筑业的节能减排是助力实现碳中和非常重要的一环,需从建筑材料生产、施工建造、 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发展。
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来看,生产和运行阶段是消耗能源和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阶段。 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中,建材生产阶段占最大比例,约为 55%,其次是建筑运行的碳排放, 约占 43%,施工过程仅占 2%左右;能耗方面,也主要来自于生产和运行阶段,分别约占 50%和 46%。建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碳排放大户——钢铁、水泥等 建材,我国目前的新建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水泥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并导致大量碳排放;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总量仅占整个过程的 2%,占比较稳定;建筑运 行阶段,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用电消耗和供热系统中的煤炭燃烧。
我国 BIPV 供需条件趋于成熟,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从需求端看,目前我国老旧居 住建筑面积约为 40 亿平方米,普遍为节能率低、运行能耗高的高耗能建筑,然而,我国 BIPV 渗透率较低,占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的 4.9%,预计我国 BIPV 装机量由 2021 年 1.1GW 增至 2025 年 30.2GW,在分布式光伏中的渗透率由 2021 年 4.9%增至 2025 年 74.5%,市场具 有广阔空间。从供给端看,我国光伏材料技术与产能均处于国际前列,国内领先建材企业围 绕建筑绿色发展趋势,持续开展新型光伏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广,以杭州为例,2021 年 11 月,杭萧钢构控股子公司合特光电首条 BIPV 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该生产线占地面积 4800 平方米,年产能可达 100 万平方米。
2.2 政策助力+“国家队”入局,BIPV 或迎春天
国家层面鼓励 BIPV 行业的发展,国有建筑带头提高 BIPV 市占率。从我国 BIPV 行业 政策推进来看,2019 年年底我国能源和环保相关政策才开始提及 BIPV 行业。2019 年 11 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的通知》,提出在工业园区、建筑及城镇、 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光伏电站、光伏扶贫及其他领域形成智能光伏特色应用,并提出建筑 及城镇领域智能光伏以及建筑一体化应用单个项目装机容量不少于 0.1MW。从近期的 BIPV 行业相关政策来看,我国开始从鼓励行业发展向提出具体中短期目标进发,同时,政府相关 建筑率先做出表率,提高 BIPV 建筑占比。比如,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 年前 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到 2025 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 8%,新建公共机构建 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 50%;2022 年 3 月,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 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3.5 亿平方米以上, 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0.5 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 到 30%,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 0.5 亿千瓦以上,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 1 亿平方 米以上,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 8%,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 55%。
各地绿色建筑补贴政策陆续出台,助力 BIPV 产业。在国家推动 BIPV 发展的趋势下, 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规划及补贴政策。出台的 BIPV 相关措施主要涉及绿色建筑光伏装机 容量、新建 BIPV 建筑占比和应用面积等。出台的补贴政策中,北京市对全部实现光伏建筑 一体化应用(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的项目补贴标准为 0.4 元/千瓦时(含税),补贴期限 为 5 年,补贴力度最高;浙江省杭州市对除上城、拱墅、西湖、滨江、钱塘区的其他地区按 0.1 元/瓦标准给予投资主体一次性建设奖励,补贴力度最低。随着各地绿色建筑相关补贴政 策的密集出台,BIPV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国家队”大力进军分布式光伏,BIPV 行业迎来春天。2021 年 3 月中国电建印发《中 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投资运 营业务,根据上述指导意见对下属 28 家子企业分解下达的新能源开发目标,“十四五”期间, 新增规模共计 48.5GW。中国电建近五年光伏订单 317 亿元,BIPV 项目 25 个,截至 2020 年底,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 1613.85 万千瓦,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 129.16 万千瓦, 同比增长 7.77%。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构建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号角的 吹响,中国电建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面进入新能源项目开发领域,光伏电站投资领域或将 再新增一艘“巨无霸”央企战舰。 2022 年 6 月,振华重工拟与关联方中交产投按照 3:7 的比例,共同出资约人民币 2 亿 元设立“中交建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中交产投以货币资金出资 1.4 亿元,振华重工 以货币资金或等价资产出资 0.6 亿元,该建筑光伏公司由中交产投为主导。中国交建目前正 在发力九大新产业,新能源、光伏产业排在九大新产业之首,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 战略机遇, 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城市燃气供应、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等新能源发电业务。 中国交建成立建筑光伏公司这一突破性进展,充分体现公司对于建筑光伏领域的看重。
2.3 市场化电价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2021 年光伏发电进入平价阶段,随着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大规模推广 BIPV 更 加有利。2021年 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 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主要内容为:1)明确 2021 年新备案的集中式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执行当地燃 煤发电基准价。2)强调新建项目可自愿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3)对于目前成本仍 较高、但未来又具备发展空间的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项目,将定价权下放到省级价格主管部 门。平价上网使得光伏发电成本由过去的>1 元人民币/千瓦时大幅下降至 0.15-0.35 元人民币 /千瓦时,已和传统火电相当。随着技术升级,光伏发电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有望成为最便 宜的能源。自此,光伏发展由“补贴驱动”向“需求驱动 ”挺进,进入平价阶段,逐步摆 脱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实现市场化发展、竞争化发展,行业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国家能源局 明确未来将以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作为各省每年装机规模依据,除户用光伏外,其 他项目可自愿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市场化电价环境将助力以 BIPV 为代表的分布 式光伏发展,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1 BIPV 在投资回收期、收益率等方面具有优势
与地面光伏电站相比,BIPV 投资收益和发电效率偏低,而单瓦系统成本更具优势。 1) 从投资收益来看,BIPV 相比于地面光伏电站的成本高出约 1 倍左右,而且 BIPV 的发电效率 相比地面电站,普遍要有下降,极端情况是下降 50%。地面电站 3 年左右收回成本,建筑光 伏需要 8 年左右,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甚至需要 10 年收回成本。但 BIPV 的收益不能单 纯只从电价收益角度测算,其具有的建材属性,能效提升、环境改善等因素也应计入到项目 的投资收益中。2)从电站单瓦系统成本来看,集中式电站由于装机规模大,需要建设配套 升压站以及高压输送电缆(一个 30MW 电站对应升压站以及配套电缆等设备投资规模接近 1000 万),电站单瓦系统成本较高。目前分布式电站系统平均成本在 6~6.5 元/W,集中式电 站系统成本在 6.5~7 元/W。3)从外部政策来看,分布式光伏一直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 力支持。一开始国家政策便大力度推进分布式光伏,从 2017 年开始推进效果得到了显著的 体现,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电价和度电补贴支持力度,涉及范围都很大。相对而 言,最近一两年集中式电站则存在发展规模受控、电价不断退坡、部分地区限电,还有土地 以及地方一些不合理收费等不稳定的因素发展速度相对放缓。4)从系统成本构成来看,分 布式成本中组件占比高于集中式电站,同时施工及建设出资等其他费用占比也低于集中式, 未来太阳能组件价格会随着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届时分布式光伏成本下降弹性大于集中式 电站,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凸显。
BIPV 经济性更好,内部收益率较 BAPV 高 1.4%。从各光伏发电项目案例中可以看出, 与 BAPV 相比,BIPV 的收益率更高,回收期更短,BIPV 的内部收益率较 BAPV 平均高出 1.4%,BIPV 的回收期较 BAPV 平均短 1.8 年。未来随着规模扩大和组件成本进一步降低, BIPV 的收益率会进一步提升,BIPV 作为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流形式具有更为广阔的发 展前景。
尽管 BIPV 在投资回收期、收益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来看,国内在 BIPV 应用方 面仍面临许多难题。例如:1)行业标准不明:相关建筑标准尚未制定,制约了 BIPV 的大规 模应用。一方面是,由于产品性质、产权划分、技术标准方面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系统性标 准。另一方面,通过装配式建筑进行 BIPV 是一大主流趋势,但在相关构件、设计标准方面 仍是不足的;2)抵御恶劣环境:把光伏器件用做建材,必须具备建材所要求的几项条件: 坚固耐用、保温隔热、防水防潮、适当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以抵御各种恶劣环境对光伏设 备的影响;3)建筑美观:光伏设备若是用于窗户、天窗等,则必须能够透光,就是说既可发电又可采光;4)企业缺乏经验:BIPV 首先需要满足作为建材的需求然后才是发电能力, 而传统光伏企业缺乏建设相关设计能力和建筑施工能力,但传统光伏企业可以谋求 BIPV 相 关企业的合作以弥补短板;5)安装困难:受城市建筑限制,大部分居民无法享受太阳能屋 顶;农村屋顶空间小且复杂,难以安装 BIPV 组件;6)产权划分不明:BIPV 从生产、建设、 运行再到拆除,是一个多方主体共同的过程,产权划分模糊;7)倾斜角度:由于 BIPV 难以 持续达到最高效率所需要的光照角度,屋顶平铺光伏设备倾斜角度较小,影响转换效率。幕 墙垂直铺设光伏设备倾斜角度过大,也会影响转换效率。8)防火问题:热斑效应(一串联 支路的电池组中任意电池如被遮蔽,将被当作负载消耗其他有光照的太阳电池组所产生的能 量,被遮蔽的太阳电池组件此时会发热)能严重的破坏太阳电池,直接导致失效或着火燃烧, 传统光伏组件技术的结构设计存在这样的天然缺陷;9)承重问题:传统的组件产品的结构 力学设计,只能保证一定风压力,从来没有考虑过人在组件面上的活动。但 BIPV 产品作为 建筑材料,必须考虑人在上面的行走活动。
3.2 BIPV 潜在规模超千亿,瞄准工商业屋顶巨大蓝海市场
当前 BIPV存量建筑改造市场规模超 3千亿,到 2025年新建建筑市场规模逼近 600亿。 1)到 2025 年 BIPV 渗透率增至 16%,增量市场规模逼近 600 亿。2021 年,全国建筑业企 业房屋竣工面积 40.83 亿平方米,结束了连续四年的下降态势,比上年增长 6.11%,受供给 侧改革影响,房屋竣工面积稳中有降,因此假设 22-23 年竣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 5%、2%, 24-25 年增速为 0%。假设屋顶可安装面积占比 7%,侧面可安装面积占比 3%,则 BIPV 可 安装面积总计占比 10%。在合理的渗透率假设下,若按每平米安装 150-200W、造价为 5 元 /W 来估算,则对应 BIPV 装机总潜力约在 8.8-11.7GW,对应市场规模约 438-584 亿元。2) 存量市场规模有望超 3 千亿。我国 BIPV 市场当前仍以存量改造项目为主,住宅房屋存量市 场增加有限,用电特点与 BIPV 最为契合的厂房及建筑物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最佳选择。2021 年全国存量房屋建筑面积 940 亿平,其中住宅 708 亿平,非住宅 232 亿平,仅以非住宅建 筑为测算对象,我们假设其中屋顶等适用 BIPV 的建筑面积约为 1/6,即 38.7 亿平米,分别 按照每平米安装 150W/175W/200W,造价 5 元/W 测算,现存建筑改造比例 10%,则国内 存量建筑 BIPV 潜在市场规模约为 2.9-3.9 千亿。
工商业屋顶投资回报率高、回收期短,有望成为 BIPV 市场突破口。工商业用电特点与 BIPV 最为契合,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最佳选择,优势主要体现在:1)屋顶面积更大、更平坦。 工商业屋顶面积大,屋顶平坦,而且用电量大,用电价格高,所以工业厂房是应用最广泛的、 最多的工商业项目,工业厂房安装光伏电站可以利用闲置屋顶,节约峰值电费,余电上网增 加企业收益,还可以降低工厂内部温度、促进节能减排,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2)投资回 报率高。国内户用屋顶 BIPV 开发条件和投资收益率相对低,据我们测算回报率约 7.5%~11%, 而工商厂房及物流仓库屋顶单体面积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国内工商业电价普遍高于居 民电价,投资回报率较高,根据测算约为 8.9%~18%。3)回收期短。工业厂房屋顶资源丰 富,建设面积较大、用电量多,且电价高、自发自用比例大,此类投资回收期较快,全部自 发自用下仅需 5.37 年。而单体面积较为零散的住宅及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等由于可安装 光伏量偏小,且用电价格偏低导致投资回收期较长,全部自发自用下需 8.24 年,往往被投 资商所忽略。4)发电效率高。厂房一般建在城郊或工业园区内,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和 树木遮挡,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更高,尤其是大面积的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更多 可观,可以有效莫弥补白天时的高电价、高用电量。2020 年工商业屋顶 BIPV 渗透率高达 15.0%,碳中和背景下,工商业屋顶安装 BIPV 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有望成为 BIPV 市场突 破口。
针对工商业以及户用 BIPV 光伏屋顶的投资经济性构建模型进行测算。假设光伏屋顶的 投资方与用电方为同一主体,业主全部以自有资金投资;工业用电价格取平时段用电价 0.725 元/度,生活用电价取 2021 年我国平均值 0.54 元/度;运营期为 25 年,组件的发电效率在前 五年每年衰减 1%,之后每年衰减 0.5%;由于工商业屋顶遮挡少,发电效率更高,假设工商 业 BIPV 发电效率为 200W/m2,户用 BIPV 发电效率为 175W/m2。若业主不能将发电量全部 消纳,或投资方与用电方非同一主体,则需将剩余电量并网出售,光伏余量上网折合所得税 后价格为 0.42 元/度,在不同的上网比例下进一步测算投资回收期及回报率。
由于风、光等设备造价全国基本一致,风、光等新能源初始投资全国也基本趋同,但不 同省份燃煤基准价高低差异较大,因此平价上网政策下,现行燃煤基准价较高省份,光伏发 电项目投资效益更好。除了上网电价,太阳能辐射量也会对光伏电站的经济性产生较大影响, 我们在一定假设下,根据不同省份固定式最佳倾角下年有效利用小时数,测算出不同省份的 光伏度电成本(LCOE:平准化发电成本)。当分布式光伏度电成本与燃煤标杆上网电价持 平或更低时,更易获得投资受益。根据测算结果,在我国山东省、广东省、河北省、东北三省、海南省、西藏以及青海省投资分布式光伏,更容易获得投资收益。但结合当地特点,由 于青海、西藏两省省内消纳不足、输送乏力、非技术成本推高,制约了光伏发展的潜力,导 致项目落地困难。而长三角地区虽然光照资源、土地资源有限,但工业发达,厂房屋顶资源 丰富;用电量大,且工商业电价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光伏制造业聚集,产业 链完整;地方补贴力度大,因而分布式光伏发展居于全国最前列,市场潜力巨大。
光伏上网电价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与新能源成本属性不匹配。2021 年 6 月,发改委 《关于 2021 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2021 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 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现行燃煤发电基准价源于燃煤发电标杆价,2004 年,国家发 改委对新投产燃煤机组实行标杆上网电价,并根据上游煤价联动,反应燃料成本变化(燃料 成本占比约 50%-70%),煤炭成本是影响燃煤标杆上网电价的主要因素。从成本属性来看, 燃煤电厂与风光新能源投资差距较大,新能源发电初始投资成本高,后续变动成本低,且随 着技术发展与规模效应,新能源投资成本在未来仍有较大的下行空间,现行燃煤标杆价(基 准价)并不能准确反应风光成本变化。 平价上网政策下,现行燃煤基准价较高省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更好。由于风、光 等设备造价全国基本一致,风、光等新能源初始投资全国也基本趋同,但是不同省份燃煤基 准价高低差异较大。以广州、贵州、湖南第三个相邻省为例,三地均属于我国光伏三类资源 区,太阳能资源较少,燃煤标杆上网电价广东省和湖南省 0.44 元/度、0.46 元/度,贵州省 0.33 元/度,相差约 0.1 元,若按照 2020 年的政策,三省属于同一资源区,执行统一光伏指 导电价(集中式和全额上网分布式)统一 0.49 元/度,显然在“平价”政策下,广东和湖南 的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好于贵州省,度电收入高约 0.1 元。
LCOE(平准化发电成本)是对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成本和发电量进行平准化后计算得到 的发电成本(生命周期内的成本现值/生命周期内发电量现值),用于比较和评估可再生能源 发电的综合经济效益。可根据我国不同省份日照辐射等效利用小时数测算出各省的分布式光 伏度电成本,帮助我们比较分布式光伏在不同省份的发展前景。参考 GE 在《2025 中国风 电度电成本白皮书》中对 LCOE 公式的总结,LCOE 是使发电收益等于全部投入(包括前期 投资、运营维护等)时的电费价格,由于光伏项目的运营期普遍为 20-25 年,所以要考虑时 间价值的影响。
LCOE 的估算与项目前期的投资、项目运营期的运维费用(税后)、折旧的税盾效应、 资产残值,项目实际的发电量、项目的运营期以及采用的折现率有关。由于融资能力不同, 造成项目的融资额、融资成本、融资期各不相同,在此只分析项目全投资情况下的 LCOE(在 杠杆情况下,如果融资成本低于企业的资金成本,杠杆后的 LCOE 应该低于无杠杆的 LCOE)。 在假设初始投资成本和装机量相同的情况下,按照各省采用固定式最佳倾角年有效利用小时 数计算 LCOE,比较各省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经济性。
分布式光伏度电成本与燃煤标杆上网电价持平或更低,更易获得投资受益。从测算结果 来看,大部分省份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平准化发电成本高于燃煤标杆上网电价,不考虑政府补 贴的情况下,发电侧的完全平价较难实现,但对部分省份而言,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能实现一 定的经济性。河北、吉林、黑龙江、山东、广东、海南、西藏、青海这几个省份分布式光伏 度电成本与燃煤标杆上网电价基本持平,甚至低于燃煤标杆上网电价,分布式光伏项目更容 易获得投资收益。
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展领先省市之一。近几年,河北光伏产业持续增长,形成规模式 发展,尤其是在户用方面发展迅速:2021 年新增户用装机同比增长两倍以上;据国家能源 局统计,2021 年全国户用光伏新增 21.59GW,其中河北省户用光伏装机 5.34GW,位居第 二;截止 2021 年底,河北省在建的户用光伏类发电项目已突破了 50 万户,仅 2021 年就 新增了 20 万户。从自然资源来看,河北的光照资源丰富,有二类资源区和三类资源区;从 电网消纳能力来看,河北省在支持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外送配套设施建设上有非常明显 的优势;从标杆煤上网电价来看,河北省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冀南区域的基础电价是 0.3644 元/瓦,冀北区域的是 0.372 元/瓦。
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发展分布式具有独特优势,市场亟待开掘。东北作为曾经的老工业 基地,面临经济振兴和能源转型,且电力供应短缺,去年由于风电骤减,电网频率跌破安全 红线,煤电输出不足,东北地区的拉闸限电引发全国关注。截至 2022 年 1 季度,东北地区 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 16.4GW,仅占全国 5%,未来仍有翻倍空间。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 东北地区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光照资源良好,东北处在 II 类地区的 较高水平,年有效日照时间平均能达到约 1300 小时,尤其是其西北部更能达到 1600 小时; 二是土地、屋顶等可用建设场所较多,仅沈阳地区可利用的屋顶面积就超过 1000 万平方米 以上,随着中东部的屋顶可安装光伏越来越少,未来东北地区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将成为主流趋势;三是配网区域内国企众多,且基本都是重工业产业,用电量负荷比较稳定集中,如果 建设屋顶光伏,或者是在电改逐渐推进以后,可以隔墙授电,区域内电力消纳能力领域比较 强,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厂房设计的负载能力比南方大一些,更有利于光伏的架设。四是, 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东北区域性电网完善,光伏电力的接入通道相对齐备。
山东省:光伏应用第一省,“整县推进”背景下户用分布式市场广阔。山东是人口大省, 也是用能大省,煤电装机常年位居全国第一,传统能源消耗占比高是山东能源结构的突出矛 盾,煤电去产能,加大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装机,成为山东最重要的“低碳行动”。从光伏 装机来看,近 10 年来,山东省光伏每年新增装机与累计装机均位于全国前列,特别是分布 式,新增装机几乎占了全国分布式的半壁江山。从自然资源来看,山东省拥有媲美类资源区 的光照优势,每年平均光照在 1300 小时以上,属于三类地区中太阳能资源最好的省份。从 上网电价来看,山东省燃煤标杆电价 0.39 元/度,在全国位居前列,为分布式光伏提供了良 好的收益基础。在“整县推进”背景下,农村是户用光伏的主战场,山东省广大的农村人口 基数奠定了户用分布式市场广阔蓝海:在山东有接近 10000 个村庄,其中具备安装光伏的条 件的屋顶超过 700 万户,且山东农村基本上都是平房,屋顶面积较大。
广东省:广东省是国内经济较发达、电价最高的地区,是众多光伏从业者的必争之地。 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在全国各省份都名列前茅:2021 年广东光伏新增装机 266.4 万千瓦,仅 次于山东、河北、河南、浙江、安徽,排名全国第六,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 127 万千瓦, 超过集中式;2022 年一季度广东光伏新增装机 79.3 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 69.5 万千瓦,贡献了 87%的新增装机量,增势迅猛。从资源条件来看,广东省一次能源资源匮乏, 煤炭、石油主要依靠省外调入或进口解决,但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年辐照时数 2200 小时 左右,年辐射总量 4200-5800 兆焦耳/平方米,相当于一年辐射在省内土地的能力达 300 亿 吨标煤左右。从屋顶资源来看,广东省工业制造业发达,具有发展分布式的产业环境和屋顶 资源,全省各类工业园区近 200 个,有大量的屋顶资源,每年新增建筑屋顶面积超过 8000 万平方米,而且降水丰沛,可降低电站运维成本。从政策端看,2022 年 4 月 14 日,广东省 发布《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明确,新建 20GW 光伏装机,大力支持分 布式光伏,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多个市、区出台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居民安装 分布式光伏。从需求端来看,广东全社会用电量为 7866.6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3.58%, 反超山东,跃居全国第一,但发电量不足,用电缺口大,2021 年用电缺口达 1752 亿千瓦时。 因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当地太阳能及屋顶资源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会优化广东 省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电的依赖,降低干旱季“看天吃饭”的需求,更好应对用户侧需要。
海南省:海南化石能源、土地资源匮乏,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建筑光伏,自贸港 政策和制度优势有利于项目落地。海南省内化石能源匮乏,能源供应主要通过外省和国外输 入的能源来满足,本地可再生能源对海南能源供应的贡献比较有限,长期以来煤电是海南电 力的主力电源,昌江核电投运以后煤电占比从 2015 年的 93%下降到 2016 年的 72%。海南 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属于我国光照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海南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 区因云雾较多,只有 1750 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 2000 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 达 2400-2600 小时,适宜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满足本省的能源需求。由于开发集中光伏电 站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受陆地资源少的局限,海南省更适合开发与建筑等结合的分布式光伏 发电,截止 2021 年第一季度,海南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 143 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 电仅 16 万千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资金成本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海南发展并不理想的 主要原因,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优势为充分利用全球技术和资金资源发展光伏项目 提供了可能,也为降低该类项目的非技术成本提供了支撑,有利于提升项目的经济性,加快 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西藏: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但受消纳能力、运输成本制约发展缓慢,“十四五”期间 国网的大力支持,有望助推西藏地区光伏产业发展。西藏地区化石能源贫乏,煤质差,开采 条件差,开发价值有限,但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资源极其丰富,且能源开发程度较 低,清洁能源在发电装机容量中的占比达 98.06%。截至 2019 年底,西藏水电已开发容量约 占技术可开发容量 0.92%,光伏已开发容量约占技术可开发容量 0.16%,风电已开发容量约 占技术可开发容量 0.004%,地热已开发容量约占技术可开发容量 3.8%。其中,西藏太阳能 资源居全球前列,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 7 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 2000 小时,太阳能技 术可开发量约 7 亿千瓦。尽管如此,西藏地区光伏发展一直较缓慢,主要原因是:1)相比 于中国其他地区,西藏居民对电力需求不强劲,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对电价的承受能 力较弱;2)电网规模小,装机规模相对较大,太阳能电站弃光现象严重;3)太阳能电站建 设成本高、难度大,且当地游牧民的流动性高、交通不便以及自主生产规模小,导致发电运 输成本较高;4)太阳能发电的有效利用依赖于产品的合理利用与维护,而西藏地区高寒、 偏远、落后,缺少相关技术人员。以上原因导致大部分的企业仍不愿意选择该地作为主要的 电站建设地。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计划在西藏投资 466 亿元,“十四五”期间要完善西 藏电网骨干网架,加强与西南电网互联,推动西藏地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电气化发展,按照 “十四五”光伏装机量突破 1000 万千瓦的目标,未来五年西藏光伏装机量将增加 863 万千 瓦以上,年均增加 172.6 万千瓦。
青海省:消纳不足、输送乏力、非技术成本推高,制约青海光伏发展的潜力。青海水电 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截至 2020 年底,青海电网总装机规模达到 4030 万千瓦, 其中新能源装机 2445 万千瓦,占比超过全网总装机规模的 60%,达到 60.7%;清洁能源装 机规模已达到 3638 万千瓦,占比超九成,光伏超过水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青海广阔的 荒漠地带适宜发展集中式光伏,光伏并网以规模化、集中式接入为主,集中式光伏发电量全 国之首。但青海省内消纳能力不足,基本以外送为主,且上网电价较低,在全面平价之后, 配套储能、送出工程等非技术成本的推高,也进一步加剧了青海光伏项目投资的落地难度。 2021 年全国光伏平价首年,青海新增光伏装机仅 753MW,近五年来首次跌破 GW 级增幅, 弃光率 13.8%,仅低于西藏的 19.8%,位居全国第二。
长三角地区光照资源有限,但分布式光伏市场一直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但传 统能源资源匮乏,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随着国家提出双碳和提高风光发电 装机容量政策,展本地分布式清洁能源是长三角地区提高自身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的必由之路。 从我国各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来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较好的地区, 2021 年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累计分布式光伏装机和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均居于全国前列。 长三角地区属于我国光照资源三类地区,且作为东部沿海省份,人多地少,城镇化程度高, 可利用分布式光伏面积相对有限,江苏省一级甚至从未出台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但分布式 光伏市场一直快速发展。主要因为 1)江苏、浙江、上海三省是经济工业大省,用电量大: 2021 年江苏、浙江、上海用电量分别为 7101 亿千瓦时、5514 亿千瓦时、1750 亿千瓦时, 三地用电量占全社会总用电量近 20%;其中工业用电量 4980 亿千瓦时、3768 亿千瓦时、 851 亿千瓦时,从用电负荷分析,三地分布式光伏市场的重点是工商业分布式;2)长三角 地区工业发达,厂房屋顶资源丰富,再加上工商业电价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使企业有较高积极性开发自发自用的光伏项目,从而节省用能成本;3)双碳目标提出之前, 分布式光伏电站一直并非刚需,分布式光伏市场始终不是从市场需求侧拉动的,而是从供给 侧推动的,长三角地区光伏制造业聚集,产业链完整,不乏众多光伏企业和光伏人才,为光 伏产品的本地化应用奠定了基础;4)地方补贴力度大。如作为东部地区消纳大省,上海在 近日出台的《可再生和新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中加大了对分布式光伏的补贴力度,最高 补贴达到 0.55 元/千瓦时。未来考虑到双碳目标催生的市场需求,以及长三角地区巨大的用 电负荷,分布式光伏市场潜力巨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1 森特股份:金属维护龙头,携手隆基进军 BIPV
公司国际一流的高端建筑金属围护系统一体化服务商以及国内领先的涵盖噪声治理(声 屏障系统)和土壤及地下水治理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承接金属围护系统工 程(屋面系统、墙面系统)、声屏障系统工程和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公司定位于中高端 金属建筑围护系统领域,工程业绩累计超过 2500 个,建筑面积累计达 20000 万平方米,是 目前国内唯一家在主板上市的以金属围护为主业的公司,是行业内为数不多同时做大工业建 筑与公共建筑两个市场的企业之一,经过 20 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建筑金属围护行业 的领军企业。 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迅速打开国内 BIPV 应用市场。2021 年 3 月 5 日,隆 基股份溢价收购公司 27.25%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隆基与公司利益实现深度绑定, 此次收购有助于促进双方业务融合,发挥森特股份在建筑屋顶设计、维护上的优势,同时结 合隆基股份在 BIPV 产品制造上的优势,共同开拓大型公共建筑市场的业务发展。2022 年 3 月 31 日,森特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 6848.896 万元收购关联方隆基绿建持有的隆基绿能光 伏工程有限公司 100%股权,本次股权收购事项完成后,隆基股份和森特股份在金属围护领 域新承接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均由森特股份承接、实施和交付,彼此互为该领域的唯一 合作伙伴,隆基 BIPV 业务全部剥离给森特后,能够充分发挥森特股份在建筑屋顶设计、维 护上的优势。公司与隆基股份携手后,率先推出了业内领先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金属屋面系统 产品。除此之外,公司结合建筑主业技术及工程优势,先后与简一集团、三棵树集团、徐工 集团、山重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 BIPV 项目, 极大拓宽了 BIPV 适用领域,迅速打开了国内 BIPV 应用市场。
5.2 东南网架:国内空间钢结构领域的领跑者,加速转型 BIPV EPC
公司成立于 1984 年,于 2007 年 5 月上市,主营业务主要包括钢结构和化纤业务两大 业务板块,前身为 1984 年成立的东南网架厂,是钢结构产品和新型围护产品的供应商、钢 结构建筑体系的一体化服务商,是空间钢结构领域中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始终聚焦钢结构 主业发展,是装配式集成建筑服务商,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国唯一“装配式钢结构住宅 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住建部全国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在技术 水平、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均领先于同行业。公司凭借参与建设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 望远镜“中国天眼”、地下 700 米江门中微子探测器项目、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首都 机场 T3A 航站楼、广州新电视塔“小蛮腰”、杭州新建火车东站、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大莲花”、杭州奥体博览城网球中心“小莲花”、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等众多标志性工程,公 司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未来东南网架致力于打造绿色建筑光伏一体化的领军企业。为积极响应“双碳”发展战 略,东南网架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布局,推进业务转型升级。2021 年 4 月,东南网架 公告,公司拟与福斯特签订《合作意向书》,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福斯特持有的浙江福斯特新 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51%的股权。2021 年 9 月,东南网架与福斯特的合作再进一步,双方共 同出资成立浙江东南网架福斯特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2 亿元,东南网架出资 1.5 亿元,占股 75%;福斯特出资 5000 万元,占股 25%。合资公司将成为一家集投资、研发、 设计、建设、运维于一体的光伏发电新能源企业。此外,东南网架还分别与萧山区衙前镇镇 政府、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山西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 签署了合作协议或投资协议,投资光伏发电业务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总承包项目建设。 东南网架计划到 2026 年,项目涉及总装机容量预计约 950MW,成为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 的领军企业,形成以萧经开为核心、辐射全球的光伏建筑产业链。公司作为钢结构龙头,此 前已有屋面电站建设经验,具备 BIPV 环节较为重要的渠道、生产和资源整合能力,此次通 过股权合作及自主设立子公司,有望形成投运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力,且公司与森特股份均为 行业内最早布局 BIPV 业务的建筑公司,利于公司后续在 BIPV 市场拓展中抢得先机。
5.3 宏润建设:“基建+BIPV”双轮驱动,为公司发展打开增量空间
宏润建设成立于 1994 年,2006 年 8 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营市政工程、轨道交通、地 下空间(综合管廊)、公路桥梁、房屋建筑、水务环保、海上等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基 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太阳能产业投资。公司是具有“双特双甲”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 建设轨道交通、公路桥梁、市政高架、地下空间及综合管廊、房屋建筑、生态环保等工程项 目中拥有丰富的投资建设经验与突出的业绩,树立了公司品牌的良好形象;公司从 1995 年 开始参与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国内第一家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盾构施工的民营企业, 已参与承建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 18 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累计完成盾构掘 进 270 公里;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业务的企业,已承建包括上海、杭州、 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的市政管廊工程。 在保持建筑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光伏新能源领域的布局。2022 年 1 月份, 宏润建设与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杉杉股份转让控股子公司宁 波尤利卡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给宏润建设,并成为宏润建设战略合作股东。杉杉股份 聚焦锂电和光电业务,本次战略合作,可以扩大公司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在光伏建 筑一体化、光伏整县、绿电资产投资运营、能源管理、储能等业务上进行拓展。宏润建设未 来 3~5 年计划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少于 1GW,为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促进 公司转型升级。BIPV 业务发展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提升估值水平。
5.4 精工钢构:加速光伏建筑一体化布局,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精工钢构是国内钢结构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 1999 年,于 2003 年实现 A 股上市. 在全国钢结构行业排名中连续六年蝉联第一,拥有所有钢构公司乃至建筑行业里面最高的资 质。公司主业为钢结构建筑提供设计、采购、制造、施工、运营维护等服务,制造产品体系 包括钢结构构件和装配式建筑产品,在深耕原有钢构主业同时,积极发展信息化产业寻找新 利润增长点,并向 EPC 工程总承包商转型获取更高盈利空间。 设立子公司从事分布式光伏 EPC业务,是目前唯一在 BIPV 产生净利润的钢结构公司。 分布式光伏是公司绿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 2009 年起即开始布局和探索,已拥有多 项光伏建筑相关专利。2014 年,公司参股设立联营企业——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 司(简称“精工能源”)介入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投资、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曾先后完 成了山东邹平绿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抚州精工广银铝业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项目、青岛 中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数十个电站项目。根据精工钢构年报,精工能源 2020 年营收达 4.4 亿元,净利润 0.46 亿元,是目前唯一在 BIPV 已经产生净利润的钢结构 公司。2019 年以来,精工能源先后与三峡集团、国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 引进国企作为投资者,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分布式光伏布局规模不断扩大。2022 年 3 月 17 日公司公告,拟设立专业子公司精工绿 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从事分布式光伏的 EPC 业务,进一步完善公司在绿色建筑 方面的产业布局,整合客户资源和分布式光伏方面的技术优势,做大做强主业。同时,公司 加强供应链的合作联盟以及产品开发,2022 年 3 月底,公司下属子公司精工工业建筑系统 集团有限公司与东方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进行了产品发布,公司将发挥客户渠道资源、建 筑领域的复合型技术能力等优势,与对方在 BIPV 产品的研发、采购、业务推广等方面展开 进一步合作。2022 年 5 月,公司与天合光能下属子公司江苏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发挥各自优势,开展 BIPV 业务合作,共同推广天能瓦 BIPV 光伏分布式电站业务,甲方负责钢结构包括天能瓦(彩钢板)体系的实施,乙方负责分布式光 伏电站系统的实施,双方战略合作期间计划实现光伏系统 500MW 销售规模,2022 年度计 划实现 100MW 销售规模。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务有利于提升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增 厚公司主业业绩。
5.5 江河集团:依托幕墙领域龙头效应,加速推进光伏幕墙业务
公司前身是成立于 1999 年的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装饰和医疗服 务业务为主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2011 年 8 月,江河集团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并先后并购 香港承达集团、北京港源装饰以及香港梁志天设计,将业务从建筑幕墙领域延伸至室内装饰 和室内设计,形成“内外兼修”的多元化发展格局。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建筑装饰业务 和医疗健康业务两大板块,建筑装饰板块包括建筑幕墙、室内装饰和室内设计。公司在光伏 幕墙领域有丰富的施工经验,近年来公司大力布局 BIPV 幕墙业务,已先后承建北京世园会 中国馆、江苏无锡苏南硕放机场航站楼、珠江城(烟草大厦)等多项应用光伏的幕墙 工程, 具备光伏幕墙的制造与施工经验的经验。 公司拟投建 BIPV 异型组件生产基地,打造新利润增长点。2022 年 5 月 10 日,江河集 团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江河光伏建筑在湖北省浠水县投资建设 300MW 光伏建筑一 体化异型光伏组件柔性生产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 5 亿元,预计于 2023 年完成投资并 投产。此次投资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异型光伏组件柔性生产基地旨在将光伏建筑业务向上游 产业链延伸,生产异型光伏组件,走差异化产品路线,解决光伏建筑个性化设计的技术难点, 并以此作为公司在全国开展光伏建筑业务的中心支点向周边区域辐射。此外,建筑外观个性 化设计将带动异型光伏组件的市场需求,公司生产异型光伏组件业务能够与现有幕墙业务产 生协同效应。2021 年,江河集团相继中标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屋面 BIPV 工程、台 泥杭州环保科技总部光伏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了 BIPV 的发展步伐。(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6 杭萧钢构:入股合特光电,进一步加注 BIPV 产业链
杭萧钢构成立于 1985 年,于 2003 年 11 月 10 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地址位于杭 州市,是一家主要为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制作与安装的属建筑行业的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 是多高层钢结构、轻钢结构、空间结构,钢结构住宅技术和商业模式领先龙头,盈利能力最强。 自创建以来,以钢结构专业总承包和 EPC 总承包等模式,其加工生产的钢构件广泛应用于 写字楼、大型厂房、住宅、医院、学校、体育场馆、会展中心、高铁站、飞机场、道路桥梁领域。主业合同以建筑类型区分,分为“多高层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工业建筑、空间钢结构 建筑、钢结构住宅”等 4 个大类。近年来,杭萧钢构积极布局绿色建筑领域,把握“数字化 转型”的时代机遇,以“互联网+绿色建筑”模式打通建筑领域产业链,是建筑产业现代化 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
公司在 BIPV 产业链上进一步拓展加注,对公司长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2021 年 7 月 16 日,杭萧钢构发布公告称,为实现 BIPV 项目产业化,杭萧钢构拟与张群芳、浙江合特光 电有限公司签订《增资扩股协议》,杭萧钢构以现金方式对合特光电进行 3500 万元的增资, 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合特光电注册资本增至 6862 万元,杭萧钢构将持有合特光电 51%的 股权,合特光电将成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杭萧钢构有权在本次增资扩股完 成后,设立 BIPV 子公司,拟注册资金 2 亿元,杭萧钢构持有 BIPV 子公司 80%股份,合特 光电持有 20%股份。合特光电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研发,产品主要涵盖智慧建筑 系列产品如光伏发电地砖、光伏发电玻璃幕墙、光伏发电屋面瓦,以及智慧交通系列产品如 发电隔音障、发电眩晕板等。从订单角度来看,自去年 11 月 5 日第一条年产 100 万平方 BIPV 的智能生产线在杭萧钢构萧山产业园内正式投产后,合特光电一个月内就快速实现了订单履 约供货,合同总计金额超过 300 万元。截至 4 月中旬,合特光电已累计签约合同订单 2000 余万元,中标待签订单 2000 余万元,这些成果将为后续 BIPV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奠定产能 基础。
股权激励或将增厚杭萧钢构未来利润。2022 年 4 月 28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 激励合特光电中高层管理者及核心骨干员工,杭萧钢构拟回购公司股票数量 500 万-1000 万 股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创始人 600 万份,合特光电高管团队 400 万份。业绩考核要 求为 2023 年/2024 年合特光电净利润不低于 0.5 亿元/1.0 亿元,对应增厚公司归母净利润 0.26/0.51 亿元,占杭萧钢构 2021 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 6%/12%。公司对合特光电核 心成员进行股权激励,或将增厚杭萧钢构未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