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的“原罪”是2019年下半年超出同行太多,2020年Q1的数据太好,整体提升了一个量级,导致2021年增速太低。
来源 |雪球 Leihak
今年无疑是隆基股份(601012.SH )正在经历的阵痛期
。
阵痛期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硅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
这个压力在市场需求上升和下游疯狂扩产的周期中很难应对
;
二是去年加速扩张卖掉的低价组件需要交付
,
利润承压
;
三是管理层判断失误
,
调低开工率不仅没有压制硅料的涨价
,
反而将一些市场拱手让人
。
当然
,
阵痛期也是有成绩的
,
主要体现在组件等应用业务
。
首先低价订单大部分完成交付
,
彰显了隆基作为龙头的履约能力
,
这一点在未来将赢得更多大客户的信赖
。
同时
,
在上述压力的情况下
,
隆基H1的利润有保障
,
可以说是扛住了压力
。
最为亮眼的是组件出货量
,
17.01GW
,
已经完成今年目标
(
40GW
)
的42.5%
,
进一步提升了市占率
,
同时海外占比大增
,
体现海外渠道能力建设的加速
。
此外
,
隆基关于新一代电池技术
、
BIPV
、
氢能等方面的布局
,
也是领先市场的
。
只不过
,
这些都没有体现在当下的财务报表中
。
其实
,
作为一名只需要动动脑子
、
动动手指的投资者
,
个人是没有资格去评价一家如此优秀的企业的
。
对于我个人来讲
,
这份成绩单是非常不错的
。
但客观来说
,
大家都能看出来
,
隆基从去年开始把组件的市占率放在了第一目标位
,
从出发点来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因为光伏通过降本增效平价上网之后
,
未来一定是属于组件的
,
属于应用场景的深耕
。
但从结果来看
,
隆基低估了产业链的动态失衡
,
没有平衡好这一战略带来的
“顾此失彼
”
。
在业绩说明会上
,
隆基管理层已经进行了深刻反思
,
接下来一定会有所行动
,
打破困局
。
01 A面:组件业务带动营收大增,市占率提升打开盈利空间
隆基的财报一向以稳健著称
,
今年中报也不意外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51亿元
,
同比增长74.26%
;实现归母净利润49.93亿元
,
同比增长21.3%
,
对应EPS为0.93元/股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93亿元
,
同比上升21.3%
。
其中Q2实现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66.73%
,
环比增长21.38%
;实现归母净利润24.91亿元
,
同比增长10.59%
,
环比下降0.44%
;扣非归母净利润24.84亿元
,
同比增长16.45%
,
环比增长2.6%
。
综合毛利率22.7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56%
,
资产负债率为55.18%
,
较2020年末下降4.20个百分点
。
从产品出货来看
,
隆基上半年实现单晶硅片出货38.36GW
,
其中对外销售18.76GW
,
同比增长36.48%
,
自用19.60GW
(
182占比为23%
,
166为43%
,
158为20%左右
,
预计下半年182占比将显著提升
)
;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17.01GW
,
其中外销16.6GW
,
同比增长152.4%
,
自用0.41GW
,
组件出货量保持行业第一
。
按照规划
,
2021年底
,
隆基全年营收850亿
,
组件和硅片出货量分别为40GW
、
80GW
,
产能规划硅片105GW
,
电池38GW
,
组件65GW目标不变
。
简评
:
1. 受低价订单和低开工率的影响
,
隆基Q2扣非净利润能够实现微增实属不易
;
2. 隆基组件的出货量绝对是超预期的
,
组件对营收增速的贡献加大
,
卸掉低价订单的包袱后
,
随着组件市占率的稳步提升
,
组件端对利润贡献的空间将被打开
。
H1组件业务贡献248亿的营收
,
亏损3.8亿元
,
说实话亏的不多
。
从7-8月的公开招标信息来看
,
隆基以高价组件大约拿下50%以上的市场份额
,
组件盈利情况将有所改善
。
3.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迅速
。
去年海外营收占比近4成
,
今年H1占比提高至近5成
,
海外市场扩张成绩斐然
。
一方面是因为上半年国内装机不及预期
,
海外并网电价弹性较大
,
客户接受度高
。
另一方面
,
也得益于隆基海外渠道的建设
。
4. H1存货170多亿
,
去年底存货是110多亿
,
主要原因可以从两方面看
:一是海外在途存货以及保价博弈的存货
,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生产规模的扩大
。
管理层表示80%的存货是有订单确认的
,
20%在分布式有出口
。
总体来看还在稳步扩产中
;
5.
现金
(
货币资金
)
210多亿
,
还是可以拿来搞点事情的
。
02 B面:供应链迎接阵痛,考验企业破局能力
除了硅料
、
海运价格飙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
低价订单带来的兑付压力
,
以及低开工率带来的非硅成本的上升
,
是公司自己造成的
。
尤其调低硅片环节的开工率
,
不仅没有压制上游涨价
,
也没有像上机和中环那样靠硅片吃到饱
,
有点得不偿失
。
在2020年年报的业绩说明会上
,
隆基就表示不愿意介入硅料环节
,
并认为硅料企业会自己投产
,
凡是人造的东西都会过剩
。
这是隆基一贯的作风
,
除非上游企业对市场判断不对
,
隆基出于保护供应链的原则一般不会介入
。
不领先不扩产
,
不卡脖子不介入
。
但事实证明
,
隆基低估了下游扩产的疯狂程度
,
需求变内卷
,
仅靠自己调低开工率无法压制硅料上涨的趋势
,
终究还是被硅料卡了脖子
。
对于这一点
,
隆基表示已有反思
,
那么接下来
,
我相信隆基将会有一系列动作去改善现状
,
起码硅片产能要打满了
,
哪怕是被迫增加外销
,
多赚点硅片钱
。
隆基给我的感觉是不想参与硅片等下游环节的非理性扩产
。
而事实证明你想保护供应链
,
但供应链不想保护你
,
还是吃了友商的亏
。
接下来
,
我认为隆基还是不会直接介入硅料生产
,
毕竟投产周期又长又占现金流
,
应该还是用参股的形式去协调一下原材料的压力
,
但力度一定会加大
。
210多亿的现金
,
还是可以干点事情
。
供应链上
,
即使明年硅料产量跟上来
,
我认为价格也不一定会走低
,
这取决于下游扩产的情况
。
只要海外需求继续旺盛
,
且电池厂还扛得住
,
硅片环节也一样继续紧缺
。
下半年
,
隆基低价订单包袱摘掉后
,
组件厂重回同一起跑线竞争
,
还是各凭本事
。
根据隆基上半年40%+的组件出货目标完成度来看
,
下半年组件利润预期有所改善
,
加上硅片利润贡献度应该会有所上升
,
还是可以期待一下
。
至于隆基研发投入高
、
氢能设备商业化落地
、
BIPV等优势就不再赘述了
,
182
、
210出货孰强孰弱也不讨论了
,
这些都不是重点
。
总体来说
,
光伏是个苦逼的行业
,
产业链冗长又复杂
,
隆基即使有一颗非常想要降本增效
,
让组件价格持续下降的初心
,
也无法抵抗市场的变化无常
。
想要成为真正的带头大哥
,
还是需要拿出点魄力和手段
。
03 对隆基的走势和下半年光伏产业链投资的看法
隆基最近股价急涨急跌
,
个人认为大概率是大资金扎堆赌财报所致
,
好像因为隆基的保密性太好
,
这种行为成了每年隆基财报公布前后的保留曲目
。
中报其实并没有不及预期
,
只是最近新能源产业链集体回调
,
一些大资金从隆基短期流出
,
股价肯定是承压。
在这里贴一张从19年开始到现在
,
几家企业各季度的净利润表
,
我们会发现隆基的
“原罪
”是2019年下半年超出同行太多
,
2020年Q1的数据太好
,
整体提升了一个量级
,
导致2021年增速太低
。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
,
隆基去年享受了较大的涨幅
,
而今年其它厂商的业绩弹性更好
,
股价表现更优秀
,
是合理的
。
但财务报表反映都是过去的数字
,
把时间拉长来看
,
对比一下上述10个季度各家的连续表现
,
隆基依旧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
所以如果新能源是未来10年
、
20年的大趋势
,
隆基一定是各类资金配置的标配之一
,
因为它可以行稳致远
。
在这里简单预测一下
,
隆基今年营收大概率可以做到900-950亿左右
,
净利润120亿左右
,
合理目标价120-130元
。
大家就当看个乐
。
对于后市光伏产业链的投资
,
除了专业电池厂商外
,
个人依旧整体看好
。
如果是看到2022年的预期
,
目前来看
,
硅料
、
硅片将继续享受高毛利
(
通威
、
上机等
)
,
专业电池厂商
(
爱旭等
)
继续承压。组件厂重回同一起跑线
,
隆基出货能力依旧最强
,
且22年电池环节格局将有大变化
,
组件盈利能力或将在这一年拉开差距
。
短期来看
,
二三线厂商
(
晶澳
、
天合
)
业绩弹性更好
,
但个人认为业绩弹性带来的股价溢价在下半年将大大减弱
,
几家二三线厂商的估值处在历史高位
,
性价比较低
。
而一些连年亏损的企业股价涨到飞起
,
个人不太看好
。
从另一个角度看
,
硅片
、
组件两大环节处在高速扩产期
,
拉晶切片设备
、
玻璃胶膜等相关产业链也将充分受益
。
电池技术更新
,
也将带动相关设备厂商的业绩
,
Topcon和HJT两大技术路线将并行
,
前者要胜于后者
。
至于想要靠新电池技术当救命稻草的专业电池厂商
,
个人仍旧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