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星火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188896195
星火太阳能和你一起了解更多太阳能资讯
缺钱的天合光能!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12.26 浏览次数:

7月31日,天合光能在中登网新增一条动产抵押消息,抵押物金额约为1200万欧元,债务履行期限自2023年7月24日至2024年1月3日。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7月初,天合光能还抛出了另一份抵押公告,抵押物金额2700万欧元,债务履行期为今年6月28日至2023年12月23日。

加上近期公布的109亿元的巨额定增计划,可见业绩高光的天合光能依然很缺钱。

巨额融资远超行业平均

从最新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看,天合光能经营业绩在持续增长,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到3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14%到195.61%。然而,近两倍增长的业绩却并没有激起二级市场的热情,截至8月1日收盘,天合光能报收37.17元/股,跌幅1.22%。有股民在股吧留言称,“混吃等死的光伏,可把我套牢啦!”

天合光能表示,上半年业绩向好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发挥全球化品牌、渠道优势以及在经销分销市场的优势,光伏产品业务快速发展,光伏组件出货量和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报告期内,受益于公司先进产能的大幅提升,大功率210系列光伏产品销售占比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受益于公司上游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产品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公司积极提升管理水平,采购材料、物流运输等成本及期间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使得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天合光能创立于1997年,三大业务板块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据公司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4月27日,公司组件累计出货量超过100吉瓦,相当于4.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今年7月,天合光能还上线了国内光伏行业首个供应链金融平台——“天合融通”,链接供应商及金融机构。

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光伏产业目前正在经历一轮价格战,产业甚至已经进入了洗牌和淘汰阶段,如果企业不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势必被淘汰。今年以来,头部企业通威、隆基、晶科、特变电工等都在扩大产能布局“一体化”。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头部玩家一边在斥巨资扩产,另一边却又高喊过剩风险,这其中就包括天合光能创始人高纪凡,其呼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却又在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优势加剧行业产能过剩。

不管是高纪凡本人的财富增长还是天合光能的扩张,都要从2020年科创板上市开始。当时公司共募集资金25.31亿元,用于铜川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宜君县天兴250MWp伏发电项目、年产3GW高效单晶切半组件项目、研发及信息中心升级项目等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而这也是天合光能在资本市场募资的开端,2021年8月,天合光能再次进行可转债募资,募资规模也越来越大,52亿元用于盐城年产16GW高效天阳能电池项目等。

2023年似乎是天合光能又一次疯狂募资的开始。2月份,公司再次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88.65亿,目的是为了用于补充流动性和偿还银行贷款,其余用于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建设。1

似乎是尝到了募资甜头,到了6月底,天合光能再度发布融定增公告,融资金额高达109亿元。据公司披露,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淮安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天合光能(东台)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天合光能(东台)年产10GW光伏组件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自2021年至今,天合光能共计融资249.9亿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对比其他光伏行业公司今年的再融资计划,天合光能的融资额已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位列第二。

2

数次融资的原因也都大同小异,均为扩产增效。但本报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和2022年报中,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41%和68%,处于较高数位。多次融资或许与其高额债务有关,另在今年的定增公告中,天合光能也披露本次拟募集的109亿元中有32.6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占总融资额的29.9%。

109亿巨额定增扩产计划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多数股民质疑,目前光伏行业本就已经饱和,多家光伏行业龙头发布扩产计划后,天合光能依然选择巨额定增扩产,势必将导致产能过剩,加剧市场竞争。此外,本次定增距上次可转债融资还不足半年,如此高频融资,不免让人与公司2022年报中高额的负债率联系起来。更让投资者不解的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兴银资本”)在上半年还不断减持套现。

业绩与市值冰火两重天

近年来,受益光伏行业高景气,2022年天合光能业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20年至2022年,其营收分别为294.2亿、444.8亿和850.5亿;净利润分别为12.33亿、18.5亿和36.5亿元。

得益于业绩暴增,其股价在2022年8月16日达到上市以来最高点至88.33元/股。然而,高增速业绩并未撑住股价,截至今年8月1日收盘,其股价报收37.17元/股,在6月9日时一度跌至34.84元/股,分别较最高点跌57.9%和60.6%,公司市值也从最高1909亿元蒸发了千亿至807亿。

为什么股价暴跌?一方面是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在下滑;另一方面是股东兴业系的减持套现。 受累行业竞争加剧与成本上涨,天合光能毛利率正在逐年走低,2019年-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17.44%、15.97%、14.14%、13.43%。

也许是存在某种担忧,天合光能股东巨额减持不断。 公司第一大股东兴银资本,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减持2780万股,变动比例为9.89%。而在今年,兴银资本的减持动作还在继续。在5月26日发布的公告中,天合光能表示,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因自身发展和资金需求减持天合光能。其中,兴银资本拟减持不超过11367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5.23%,占其现有持股的48.7%。兴璟投资拟减持公司921.134万股,占总股本的0.42%,占其持股的100%。仅2022年,兴银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两次减持分别是套现约34.13亿元和套现约31.95亿元。

此外,实控人高纪凡及一致行动人也在减持套现。 2022年3月份开始,公司控股股东高纪凡及其一致行动人盘基投资、清海投资、凝聚科技(原名为“常州凝创实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则科技,于当年2月24日至3月1日期间,合计减持天合转债1020.274万张,如果按照其发行价100元/张计算,减持套现约10.2亿元。天合光能董事、副总经理高纪庆也同样在进行大幅度减持。据了解,高纪庆为公司实控人高纪凡的亲属。2022年12月29日,天合光能发布的减持公告显示,高纪庆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19%。

而在机构持仓方面,2023年6月30日,持仓家数142家,而去年同期为896家,降幅高达84.15%。机构持仓占总股本的比例也从47.43%下降至14.62%。

大股东和机构减持的背后是巨额套现,而未来公司股价也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本报记者就公司目前是否面临较大偿债压力及重要股东大幅减持是否涉嫌掏空公司等问题向天合光能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如何走好下半场

“双碳”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在稳步发展。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光伏行业全球趋势解析》报告综合国家统计局数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等行业数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将由2021年的3259亿千瓦时高涨至15,450亿千瓦时,在总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27.6%。

在国内光伏行业整体向好的情况下,业内龙头企业也纷纷大展拳脚。自今年年初起就有不少企业陆续发布定增公告,扩产增效,这些企业的募集金额均超过25亿元。更有不少能源企业跨界布局,为抓住机遇豪掷80亿。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扩产和大量企业的涌入,有业内人士再次强调产能过剩的风险。

为什么高纪凡本人一边在警告行业产能过剩,一边却又在扩产,一切或许与他的创业史不无关系。早在1997年,32岁的高纪凡就在江苏常州创立了天合光能。2004年起,天合光能就开始打造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模式,成为当时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一体化光伏企业。2006年,天合光能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3月,公司从纽交所私有化退市,同年3月24日,天合光能吸收盘基投资、兴银资本、兴璟投资等投资方成为新股东,将天合有限的注册资本从4.2亿美元增加至12.63亿美元。

据统计,高纪凡目前合计控制天合光能38.92%的股份,为天合光能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他不仅是位企业家,还同时担任民建中央常委、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球太阳能理事会联席主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创始成员等多个职务。虽然公司市值不断在蒸发,但是高纪凡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排名及财富却节节攀升。比如,2021年,高纪凡以170亿的财富排名1339;2022年以535亿元财富值排名攀升至337;2023年以545亿的财富排在第295位。

他可能更擅长在黑暗中崛起。早在创业初期高纪凡就嗅到了产能过剩的气息,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高纪凡表示,“我2007年在连云港签了十亿美金的多晶硅投资项目后,去参观了一家做全球多晶硅整体解决方案的美国公司的总部。令我震惊的是,所有多晶硅项目加起来的产量是市场未来需求量的三倍以上。”当即高纪凡就决定放弃连云港的项目。

果然,2011年光伏行业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供过于求,价格急剧下。而此时天合光能则决定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纪凡表示,“我们破解产能过剩的一个核心就在于用创新引领发展,而不是规模。”当前光伏行业产能又出现了过剩问题,业内认为,本次过剩其实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原有的P型电池升级空间已经达到瓶颈,而新进入者均把产能投向更具优势的N型电池上面。天合光能近期的融资扩产公告中也说到,当前主流技术P型电池效率已逐渐逼近上限,行业向N型电池技术升级趋势明显。本次募投项目,公司围绕大尺寸N型高效电池和组件,加快夯实产能规模优势,提升公司交付能力,有利于巩固公司行业优势地位。

然而,发展技术,必须要有人才。目前跨界搞光伏的企业越来越多,高薪挖人才的现象屡见不鲜,天合光能也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方斌和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曹博相继在今年2月和7月辞职。

为了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技术和业务人才,天合光能拟推出“65折”股权激励计划。7月3日晚间,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拟向激励对象1725人授予限制性股票5473.35万股,股票来源为从二级市场回购或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而公司不超6亿元的回购计划至今尚未实施。但从天合光能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来看,公司实控人高纪凡与高纪庆兄弟俩是最大赢家,分别获授100万股和41.03万股,目前二人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兼副总经理。

行业产能过剩后的价格战即将打响,行业内跌宕起伏,老玩家后续到底该如何稳住全局?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全国服务热线

18188896195
  •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中小企业园十一栋
  • 电话:18188896195
  • 邮箱:liusq@singfosolar.cn
  • 手机二维码
东莞市星火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14057282号-5 /  网站地图 / 百度统计  技术支持: 牛商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