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光伏太阳能板天窗 防水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U玻璃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二级市场上,谁参透了隆基股份的财富密码?这里有一个Z世代倍感陌生的名字——陈发树 。
陈发树出身乌龙茶原产地福建安溪、靠贩卖木材赚得第一桶金,在上世纪末转战福州,开起了百货公司,旗下实业主体新华都,曾与永辉超市并称福建商业零售双巨头。
陈发树(右)与“打工皇帝”唐骏
和很多企业家一样,陈发树在炒股上造诣和他获得的财富远超做实业。紫金矿业、云南白药、中国中免、隆基股份 等个股都是都是其成名之作。也许是因为实业出身,陈发树深谙生意之道,所以在投资中屡现神来之笔,他逆势抄底隆基股份的时机堪称精准——
2018年,“531光伏新政”出台,明确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市场信心遭受重创,哀鸿遍野。尽管当时隆基股份已经完成了对多晶硅技术路线的替代,垂直一体化的战略也逐渐明朗,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补贴退坡,依然未能避免连续跌停的命运。
从2018年6月初到8月底,隆基股份的股价从13.57元腰斩到最低至6.71元,陈发树果断出手,买入4937.28万股隆基股份,首次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位居第九大股东,是除高管团队之外唯一自然人股东。
此后,陈发树一路涨一路买,连续6个季度加仓隆基股份,最高时持有1.44亿股,直到去年Q2、Q3才逐步兑现收益。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卷土重来,隆基股份跟随市场调整,陈发树也没有放过这次难得的加仓机会。
而从公司股价走势可以发现,2018年8月20日创下的6.71元,是隆基股份自2017年7月以来的最低价,而陈发树几乎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了建仓。此后,隆基股份一路高歌猛进,2018Q3至今涨幅超过8倍,仅2020年涨幅就高达2.8倍。
截至二季度末,陈发树依然持有1.22亿股隆基股份,假如三季度持股不变,按85元/股计算,持有市值接近104亿元;而2018年Q3他首次买入隆基时,若按8元均价计算(可能更低),耗资不足4亿元。
不考虑中间增减仓带来的成本变动和利润增厚,粗略估计,陈发树在隆基股份单只股票上的收益超过100亿。这相当于3.6个新华都的市值。
在隆基股份股东名单中,还有一只私募产品格外扎眼,买入公司的逻辑有迹可循,那就是陕煤-朱雀产业投资单一资金信托。
单一资金信托计划,相当于“私人定制”。这只基金就是陕西煤业向朱雀定制的一款产品,资金来自于陕煤,朱雀负责管理,以获取绝对收益为目标。私募基金向来以仓位灵活、收益彪悍著称,在隆基股份身上,朱雀算是为数不多的坚定持有者。
早在2013年一季度,朱雀旗下4只私募产品就集体买入了隆基股份,但很快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直到4年后,陕煤-朱雀产业投资单一资金信托亮相隆基股份前十大股东,当年Q4还进行了大手笔加仓,持股一度逼近举牌线。
此后,这只基金进入“龟缩”状态,连续11个季度保持对隆基股份的持有比例不变,即使在2018年遭受补贴退坡的冲击、股价暴跌时依然持有,直至2020年Q3才退出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
朱雀基金目前已经转型为公募机构(当年重仓隆基的时候还是私募),而那些老牌的公募基金,在隆基股份投资机会的把握上难尽人意,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12年,隆基股份上市后的首份中报,即出现了公募基金的身影。华商基金(2只) 和 金鹰基金(1只) 旗下产品进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但是持股数量较少,小打小闹而已。
此后2年里,比较看好隆基股份的是易方达基金,代表产品是由明星基金经理宋昆 管理、首募规模过百亿的易方达科讯混合。
2013年Q3,宋昆买入隆基股份,只不过此后几个季度频繁的进进出出,当了把时间的炮友,2014年底即草草收场。股灾之后,虽然易方达旗下仍有产品时常现身隆基股份股东名单,但很多时候属于陪跑。
股灾后的很长时间里,隆基股份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几乎看不到公募的身影,直到2017年底,还在兴全基金管理兴全社会责任的傅鹏博 杀入隆基。2018年离开兴全转战睿远后,傅鹏博的首只产品 睿远成长价值 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重仓该股,直到今年二季度才选择获利了结,但中报显示依然留有底仓。
傅鹏博 当年的操作,也给兴全的后辈们打了个样,比如2018年开始建仓隆基股份的 谢治宇。
今年5月,兴全基金在上海浦东嘉里城举办了一场峰会,隆基创始人李振国 也受邀参加。在发言时,李振国讲了一句“技惊四座”的客套话: 浦东嘉里城堪比中国的奥马哈。这让同在浦东嘉里城办公、坐在台下做纪要的笔者,笑的合不拢腿。
不过客套是客套,投资是投资,谢治宇所管理的 兴全合宜2021年中报显示,其持仓已经没有了隆基股份的踪影。
有意思的是,在谢治宇持续减仓隆基股份之际,另一顶流广发基金刘格菘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操作。2020年Q3,刘格菘开始买入隆基股份,此后可能因为公募“双十原则”被迫减仓,但截至二季度末,除刚成立的新基金外,他剩下的5只基金依然顶配该股。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牛散碾压机构,私募领先公募的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