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阳能板
单晶太阳能板
多晶太阳能板
双玻单面太阳能板
双玻双面太阳能板
U型玻璃光伏板
太阳能光伏发热板
太阳能光伏板天窗
太阳能光伏电站
户用太阳能光伏电站
工商业太阳能光伏电站
太阳能光伏产品
天合太阳能板
隆基太阳能板
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光伏电站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
逆变器
Sun Power
解决方案
合作伙伴
招商加盟
天合光能
隆基股份
Sun Power
工程案例
新闻资讯
关于星火
星火人才招聘
太阳能等产品
太阳能发热板
太阳能融雪板
太阳能净水器
透明天窗太阳能板
隆基太阳能板
天合太阳能板
Sun Power 太阳能板
13215150267
热门关键词:
光伏太阳能板天窗
防水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U玻璃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租赁前景几何?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租赁前景几何?
返回列表
来源: 微信
发布日期: 2021.06.30
浏览次数:
连片的
太阳能光伏板
、高耸的风电“大风车”、新能源汽车……许多绿色产业的背后都能看到融资租赁的身影。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凭借产融结合优势,绿色租赁迎来发展良机,前景广阔,却也存在认定难、激励难、期限错配等明显困境。业内人士指出,绿色租赁更好融入绿色产业还需要完善体制机制,破解多重难题,实现专业化运营。
加速绿色转型金租公司领跑绿色租赁
作为与实体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在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具有独特优势。记者调研了解到,业内已有不少租赁企业积极探索,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公共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国内,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主体有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之分。从统计数据看,金租公司已经成为发展绿色租赁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全国至少有30家金租公司将绿色租赁作为主要业务领域。
作为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绿色租赁已经成为天津绿色金融发展的一大优势。天津银保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天津辖内金融租赁公司节能环保相关的“绿色租赁”项目余额超1400亿元,占全部租赁资产比重近三成。
记者从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了解到,通过直接租赁、售后回租、经营性租赁等方式,该公司大力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现代交通等绿色产业发展。截至2020年末,中信租赁绿色租赁业务余额达365亿元,占租赁业务总余额的70%,资产质量良好。从节能减排量来看,约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777.6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942.91万吨,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有益实践。
以垃圾发电为例,通过融资租赁支持,实现了垃圾“变废为宝”。据介绍,中信租赁先后向浙能集团旗下的杭州萧山、江苏连云港、安徽芜湖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助推企业垃圾发电设备升级改造,投放总额突破10亿元。“这3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集科技、环保、生态为一体,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合计达5450吨/日,发电上网电量达3.8亿度/年。”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邵宾介绍说。
深耕产业链融资租赁公司积极融入绿色产业
除了金融租赁公司,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动了不少融资租赁公司投资绿色项目的热情。一些融资租赁公司凭借背靠产业链、专业化运营等优势,在绿色租赁领域进行探索。
作为国家电网下属的专业融资租赁公司,国网国际融资租赁公司凭借其在业务端的优势,成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之一。
据国网国际融资租赁公司总会计师金小伟介绍,公司成立了绿色租赁专项工作组,积极对接新能源项目,同时开通快速审批通道,优先审批、优先放款。截至2020年底,国网租赁累计投放清洁能源项目合计达到167.9亿元。3月9日,国网租赁成功发行全国市场第一只绿色“碳中和”资产证券化创新产品,发行规模17.5亿元将全部用于支持风电、水电和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今年已立项清洁能源项目29个,新增清洁能源项目投放金额9.3亿元。
“清洁能源存在一定的区域分配不均衡问题,例如西北地区新能源光伏电站较多,但并不是负荷中心。因此,配套的
储能
、电网等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投资清洁能源项目的同时,国网租赁围绕产业链,在清洁能源的生产、储能、输送、应用等各领域不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金小伟说。
技术赋能也在助力绿色租赁驶入快车道。近期,国网租赁依托国家电网公司新能源云平台创新开发农户分布式
光伏发电
项目,已在山东、河北两地试点实施。此类项目农户可通过线上发起申请,国网租赁审核通过后,新能源云平台可提供从项目建设、并网、运维、结算等各阶段全方位的支持,利息普遍低于全国中小微企业平均融资成本,推动能源转型的同时,通过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天津鑫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也是较早探索绿色租赁的企业之一,其股东为从事
光伏组件
制造、光伏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的英利集团。该公司总经理韩旭说:“在能源转型的要求下,光伏发电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凭专业化运营以及集团公司的业务资源优势,我们将业务重点放在光伏发电上,目前正在积极对接相关项目。”
认定难、激励难、融资难绿色租赁面临多重掣肘
尽管已经有众多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将绿色租赁作为主营业务领域之一,然而,记者调研发现,绿色租赁基础设施不完善、项目认定难,激励政策不完善,融资难、期限错配严重等因素制约了绿色租赁业务的开展。
首先,基础设施不完善,绿色项目认定难。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最接近全国性统一标准的是《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及其解释文件,但是有关绿色租赁定义和分类标准尚未出台,对租赁公司开展绿色业务的指导性有限。在绿色认证和评级方面,缺少“自上而下”的标准指引。
邵宾表示,当前,环境污染信息尚未全面完整地进入征信系统,从环保部门得到的是一些零碎、松散的环保信息,而这些信息主要是企业过去由于违反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受到处罚的信息,其针对性、时效性都不强,难以及时全面掌握企业真实环保情况。
其次,激励机制缺乏。“总体来看,对绿色租赁的支持力度不够、激励政策缺乏,也没有一整套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金小伟说。邵宾表示,虽然绿色租赁已纳入人民银行专项统计,但尚无相关优惠政策支持。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针对辖内金租公司的一份调查显示,金租公司绿色租赁参与度较广,但集中度高、活跃度不足。66.7%的样本金租公司开展绿色租赁业务占比不足20%,55.6%的样本金租公司表示“缺乏足够政策激励”是制约绿色租赁开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期限错配问题明显。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绿色项目投资期限较长,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一般以短期借款为主,普遍存在长期资产匹配短期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金小伟表示,融资租赁公司拆借资金的渠道受限,且有一定的门槛。从银行授信的实践中,部分银行对租赁公司授信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此问题,一些租赁公司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期限错配。但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的调查显示,金融债、ABS等直接融资的审批周期相对较长,且发行利率没有明显优势。此外,在披露环境信息、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等方面还会产生附加费用,由此导致绿色债券等中长期直接融资占比较低。
十万亿级绿色租赁市场未来该如何撬动?
根据德银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或将在2060年增至100万亿元。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为10%左右。业内人士据此估算,到2060年,我国绿色租赁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十万亿级,市场空间广阔。业内专家建议,从多方面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推动绿色租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有关负责人建议,进一步完善绿色租赁相关基础设施,如加强绿色租赁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指导绿色租赁业务操作细则,为绿色租赁业务开展提供依据;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将绿色信息作为企业经营和信息披露的硬性约束指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绿色项目库,公开绿色项目的进展、收益、资产负债等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业内人士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绿色租赁经营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或补贴,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实施差异化监管,适当提升对绿色租赁的监管容忍度。邵宾建议,对于绿色租赁占比较高的租赁公司,在人行相关考核中给予适当加分。韩旭认为,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加强项目和资金对接的力度。
三是扩宽融资渠道。多位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扩宽绿色租赁直接融资渠道,在绿色债券的发行方面,鼓励中长期产品的发行,在审批上设置绿色通道。邵宾建议,针对绿色租赁,央行匹配部分专项低成本资金。同时,逐步放宽金融租赁公司金融债发行条件,改审批制为备案制。金小伟表示,鼓励银行对绿色租赁项目融资提供一定的支持。“目前,如果我们的项目符合一些外资银行的绿色项目认定,他们在为我们提供贷款时会有一定的优惠。”
此外,对租赁公司而言,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化运营。“通过深耕细分领域,形成专业化运营是发展绿色租赁的关键抓手。”邵宾说,基于光伏和风力电站领域的经验,中信租赁搭建出新能源电站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可以全面记录光伏电站的资产价值、运营风险提示、综合风险评级与展望等信息,实现租赁资产的质量准入和专业化的租后管理,提升租赁物在租赁项目的风险缓释功能。
【相关推荐】
了解详情 >
查看详情 +
上一条
光伏并网不限规模 !市场化并网与保障性并网只是并网条件有差异 !
查看详情 +
下一条
"光伏教父"施正荣归来?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
太阳能光伏板、光伏组件
星火资讯分类
新闻资讯
星火动态
专业知识
常见问答
行业动态
技术支持
光伏电价
光伏上网电价
行业状态
工程案例
工商业光伏发电
居民楼光伏发电
别墅光伏发电工程
智能光伏发电系统
扶贫光伏发电
产品视频
全国服务热线
13215150267
东莞市星火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页
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光伏电站
太阳能应用产品
解决方案
经销代理
新闻资讯
关于星火
网站地图
地址:
东莞市松山湖中小企业园十一栋
电话:
13215150267
邮箱:
liusq@singfosolar.cn
东莞市星火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备案号:
粤ICP备14057282号-5
/
网站地图
/ 百度统计 技术支持:
牛商股份
QQ咨询
咨询电话
13215150267
返回顶部